九鼎艺术的由来
    相传,九鼎是夏禹治水成功后铸成的。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夏禹治水成功后,他利用九州进贡得来的金属,铸造了九个鼎,将勘测所认识的这些地理状况,按九州划分,分别铭刻在九个鼎上,象征九州,各部落首领必须向联盟首领禹进贡,各部落首领每次进贡时还必须朝拜九鼎,九鼎当时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各代帝王将它作为传国之宝,十分珍视。这就是"九鼎之尊"的来历。“九鼎艺术 ”寓意为“九州艺术”——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是“鼎”级艺术的写照,是艺术领域的风向标,是行业领域的倡导者。 “九鼎艺术”——寓意为全国至高无上的艺术!
 
    书画评论文章
 
弘大德 立大功 执大言

发布时间:2009-10-11

 

 弘大德   立大功 执大言
                    ----侯玉华先生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的意义
                                             /刘继庄(临沂大学教授)
    任何一门人文学科的研究,首先遇到的就是哲学问题,不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就无法打开中国艺术思维史;同样,不了解古希腊先哲们的人文开怀,也无法揭橥西方美术史的渊源和流变。艺术家的历史使命离不开哲学的导航,离不开对人类精神家园的终极守望。
    人类社会的一部发展史,既是源于流不断梳理整合的历史,又是一部不断遮蔽和启蒙的历史。“人性”,这一古老而沉重的话题,逼显著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大智大勇,是他们在历史危难之秋挽狂澜于既倒,救世风于日下。人性的启蒙是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唯其长期,才需要意志的强化;唯其复杂,才需要重新梳理人类文化,唯其艰难,才需要高屋建瓴登高望远。整合复兴文化艺术,不仅仅需要大智慧,而且需要大勇气,更需要抱负和胆量。只有站在这一高度上,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侯玉华先生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触摸到思想深处及形式符号的脉搏艺术灵魂所在。
    玉华君出生在风光旖旎的大宗山下。茂林修竹掩映下的燕子河环村而下,溪涧奇石、潺溪叮咚,故乡的醇美,净化了他的纯真童性,心灵的向往又使他情不自禁地操起了手中的画笔,生命的音符敲打着诗意的乡情,从此,一篇波澜壮阔的人生乐章拉开序幕,演绎出他一曲曲生命的华章。
    “生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不同常人的人生理念,才化生了玉华君生命追求的自觉。在别人随着一拨又一拨的政治运动沉浮升迁的日子里,他却凭着几本古书,一本字典,一只粪筐,一部《芥子园》编织起自己的艺术家之梦。早年他崇拜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八大山人、吴冠中等前辈大师的艺术成就,更关心他们艺术生命力量的渊源。他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教育学院学习期间,对儒、释、道、和西方的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长期的苦学,使他产生了对社会人文的关怀;命运的游戏,又使他切入“周易”及宗教文化的研究。引发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生命担当的拷问,成就了他内心世界的宽广。文化底蕴的长足长进,拓展了他的人生境界;对“书画同源”的探索,又使他笔下点画的质量日趋老到,并在艺术上有着较多的感悟和识见。《吾山诗文集》、《书画三字经》就是他90年代书画之余的副产品。
    1992年他放弃了难得一遇的商机,毅然决然地考入了北京画院研修班,成为了饮誉海内外的艺术家贾浩义先生的入室弟子,贾老夫子孕育后生的真谛,就是一个“真”字,这个“真”字全部秘密,同样是以人性的关怀作为艺术生命的支点。贾老师是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长者,他以自己“过来人”的生命自得为引线,直溯艺术的本质。在这位严父般的恩师呵护下,玉华君的内在意识开始觉醒,随后他拜读了西方绘画艺术大师的作品。对话塞尚、凡高、米罗、克利、毕加索、夏加尔、康定斯基,从他们火一般的热情中解读他们在艺术上的人文关怀,又从他们的形式接榫处寻找形式语言嬗变的原因。他又从民族中的各种绘画、剪纸、图腾中吸取营养,这一时期的刻苦努力为他后来推出自己的“现代综合艺术”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他更为中国的绘画艺术鸣不平,为什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文化而至今却无世界级的艺术大师而出现?作为我们每一个中国的炎黄子孙来说实感汗颜。从此,他以儒家张载的教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为座右铭,自觉自主的承担起每一个艺术家的历史使命。他沿着书法之路追问书画同源的理由。他沿着古代先人的岩画、石刻、古文字的高度抽象,联想的到西方的抽象绘画。这无疑是源于中国古老东方哲学的内在逻辑。
    在多数人眼里,绘画只不过是求得形似更是一种谋生手段,其目的是商业价值的对应。以如此世俗的眼光来丈量艺术家的胸怀,简直是南辕北辙,大错特错。毕加索的“格尔尼长”正是对二战中法西斯分子滔天罪恶的血泪控诉,才赢得了全人类的强烈共鸣。如果我们不了解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就永远无法破解八人山人“墨点无多泪点多”的精神领域。同样,要想了解侯长华先生形式语言的深邃内涵,就必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透析他经历麟难的人生苦旅,以便能揭开他艺术形式密码基因的演变。否则他的作品只能是人多数人眼中遥不可及的“天书”。而真正的艺术不是单一的形似,更不是画其表象。传统绘画要有其形、神、质与艺术法的创造,才有其自身嘶貌。现代艺术要有哲学家的思想,又要有
先知先觉的智慧、悟性和广博的文化修养,才能与道化合为一,他常说:“所谓绘画者,不变何以称道,不新又何以成为艺术呢?”玉华君深谙此道。他的一部成长史,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解读博大精深的汉文化,返朴归真,近还一颗赤子之心,以期达于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而真正的“艺术作品”无不是生命本身的延长,无不是一个艺术家内心世界对客观世界生命方向的拷问。正是这份责任,这份担当才激发了玉华君在艺术追求上的自觉性。面对当今拜金主义者形而下的芸芸众生,面对仅仅为大众娱乐而存在的“可惜的艺术家”,面对各种集团利益的巧取豪夺、尔虞我诈,面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日渐委糜,玉华君表现出了一名艺术家少有的勇气和胆识,他的艺术创造以启蒙为宗旨,以劝悔为己任,以重构为
目标,勇敢地站在学术本位和艺术前沿。对那的思想境界,只有站在这一哲学思想的高度上,我们才能真正的读解侯玉华先生其作品的深邃意象和先生在艺术上的思想内涵,他的创造不单是视觉的,更是心灵的;既是世界的,更是中华民族的。
    侯玉华先生的画是神秘的,梦幻的,透过笔下的诉诸的芸芸众生像,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有着一颗正直的博爱之心,他的绘画不仅具备形式的欣赏价值,更具有深邃的人文关怀价值。他综合了高更的原始情节,毕加索的洞察力,夏加尔的内在潜意识,康定斯基的高度抽象概括手法,以及米罗的童趣天真,八大山人、黄宾虹的“骨子里的精神”,他不仅仅关注着空间,更关注着空间之外的时间,他的画,不是一眼能看透的,而正因其不能一眼看透,所以,才更有可能留给时空反思的余地。
    1994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亲题展标,贾浩义先生为其撰写前言,中国美协副主席古元先生、北京画院院长刘春华先生、著名画家杨刚、田黎明、申少君、李乃宙、赵俊生等先生都参观了画展,并给予高度评价。更值得一提的是: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老科学家、中国出使欧洲的文化使者关克祺先生,拉着这位年轻人的手,对作者的人文关怀给予高度评价。老人解读至深令大家感慨万千,这对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玉华君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生命动力。
    2003年,玉华君飞赴欧洲办展,又在世界文化中心——法国,再掀狂飚。一石击起干层浪,人性的对话,使东西方的艺术家良知互通,情感互动。于是好评如潮,也就不期然而自然了。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说明现在和未来,正是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玉华君又进入了人生境界的第二次腾空。他本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儒家人本精神,先立人格,再立功勋,只能德艺双馨,才能谈得上在艺术上的先知先觉。推己及人,真正把个体生命融入群体生命,群体生命融入民族生命,民族生命融入世界艺术的历史长河里。他大胆地破除各种蕃篱,高举起现代书画艺术的大旗,大胆的汲取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精华。大破大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超前和未来的现代艺术新境界,形成现代综合表现绘画艺术的独特画风,而独树一帜,为东方艺术的崛起,为中国艺术面对世界艺术的反包融而奠定了新的思想理念。他无怨无悔,立德践行,假以时日,打造自己生命的第二次辉煌,为期不会太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书画服务中心 WWW.SH1122.COM